新魏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表
课题 | 安全活动: 有电危险 | 主备者 | 徐银 | 执教者 | 徐银 | 班级 | 中 班 | |||||
教材出处 | 原创 | 类别 | 随堂 | 日期 | 2025.5 | |||||||
教材分析 与 学情分析 | 教材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中的电器种类越来越多,为了便于电器的使用,各房间会有许多插座,尽管许多家庭都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如:移动家具挡住插座、用透明胶带封住插孔等,但还是时不时会有意外发生。帮助孩子认识电线和电插座存在危险非常重要。本次活动借助生动形象的小故事,让幼儿看一看,听一听,面一画的过程中,了解简单的安全用电常识,学会保护自己。 学情分析:幼儿天性好奇,插座上那黑黑的洞,最能引幼儿好奇,对于插座的作用与危险不是很了解,自我防护意识较差。本次活动借助生动形象的小故事,让幼儿看一看,听一听,面一画的过程中,了解简单的安全用电常识,学会保护自己。 | |||||||||||
活动目标 | 1.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2.通过故事知道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不能用手触摸。 3.初步培养幼儿安全用电和安全意识。 | 重点 与 难点
| 重点:认识标志初步培养幼儿安全用电和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难点:幼儿安全用电和安全的意识。 | |||||||||
活动准备 | 1.“有电危险”的标志图片一张、电插线板一块 2.笑脸、哭脸图片各一张。 | |||||||||||
活动过程 | ||||||||||||
基本流程 | 欣赏故事——认识标志——讨论问题——教师总结 | |||||||||||
活动环节 (时间) | 教师组织行为 | 幼儿预设行为 | 设计意图 | |||||||||
欣赏故事,引入主题。(8’) | 欣赏故事,并根据故事进行简单提问: 1.故事里有谁? 2.他们偷的宝贝是什么?(教师根据幼儿提问并出示电插线板) 3.电插线板里藏着什么?电插线板可以碰吗? 4.我们教室里哪里有电插线板?你家哪里有电插线板? | 幼:小羊 预设1:电插线 预设2:电,不能回触电
| 教师讲故事,幼儿自由讨论,引入主题。 | |||||||||
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6’)
| 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师:喜羊羊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图片,我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在哪里见到过这样的标志。 |
幼儿自由发言 | 通过对标志的认识,情境导入,从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 |||||||||
讨论问题 (5’) | 1.讨论 师:这是喜羊羊给我们每个小朋友的两张图片,他要考考我们,这两张图片上的小朋友最对谁不对。 2.出示哭脸和笑脸,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判断将对的送到笑脸处,错的送到哭脸处。 |
幼儿自我反思以及发表自己感想。
| ||||||||||
总结 (6’)
| 总结谈话:教育幼儿不碰电插线板,不把手指和小金属片捅插电插线板和插座的小嘴巴,电器的插头要请爸爸妈妈插,学会安全用电。 | 总结原因,引以为戒,避免意外触电。 | ||||||||||
活动反思(评价):
|
附故事:有一只小老鼠趁美羊羊出门去溜进屋里偷东西,发现了一个宝贝。这个宝贝是白色的,身上长着许多的小嘴巴,后面还拖着一根长长的线。只要把电视机插头往小嘴巴里一插,电视机就会说话了,只要把电风扇插头往小嘴巴里里一插,电风扇就转了。
故事第二段
附故事:这个宝贝比小老鼠还大,怎么搬走呢?他想了想,就请来了自己的朋友一狐理,于是,老鼠就清来了狐狸一起去美羊羊家去偷宝贝了,一进去,狐理就着急的问:宝贝、宝贝在哪儿呢?老鼠说别急别急,你瞧它就在那儿呢!狐狸一听眼睛马上睁大了,一把抓住了那个宝贝,它的手指头伸进了宝贝的小嘴巴里,"啊!"狐狸大叫一声,感到全身发麻,身上的毛都经了起来。小者鼠吓得大叫:"狐瓜理,危险!快扔掉!可是狐理怎么甩也用不掉,尾色也者火了,冒起了黑烟。“好疼啊"孤理大山一声就骨过去了,小老鼠吓得赶紧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