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魏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表
课题 | 安全活动:不跟陌生人走 | 主备者 | 徐银 | 执教者 | 班级 | 中 班 | ||||||
教材出处 | 综合丛书 | 类别 | 随堂 | 日期 | ||||||||
教材分析 与 学情分析 | 教材分析:《不跟陌生人走》以情境表演贯穿始终,通过观看视频和模拟生活中陌生人哄骗小朋友的几种场景,给幼儿以警示,让幼儿知道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更不能跟陌生人走,使幼儿树立初步的防范意识,养成遇事多动脑,多思考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幼儿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有一些幼儿知道一些保护常识,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幼儿不知道遇到陌生人怎么办。因此开展本次活动让幼儿树立防范意识,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 |||||||||||
活动目标 |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树立防范意识,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 | 重点 与 难点 | 重点: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难点:树立防范意识,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 | |||||||||
活动准备 | 提前讲小兔乖乖的故事,视频:不跟陌生人走 | |||||||||||
活动过程 | ||||||||||||
基本流程 | 歌曲导入——观看事例,引发幼儿感知跟陌生人走的后果——创设情境,联系生活,讨论如何防范陌生人 | |||||||||||
活动环节 (时间) | 教师组织行为 | 幼儿预设行为 | 设计意图 | |||||||||
歌曲导入 (5’) | 播放歌曲《小兔乖乖》,引出课题 师:“谁来敲门了?小兔子开门了吗?小兔子怎么说的?小兔子为什么不给大灰狼开门呀?” 小结:我们不能给陌生人开门。 | 幼1:狼来敲门了。 幼2:小兔没有开门。 幼3:不开不开就不开。 幼4:因为大灰狼会吃了小兔子。 | 通过歌曲,引出课题。 | |||||||||
看动画观看事例,引发幼儿感知跟陌生人走的后果 (12’)
| 1、观看事例——引发幼儿感知跟陌生人走的后果 过渡句:现实生活中也有些像大灰狼一样的坏人,我们来看看坏人是怎样骗小朋友的呢? 师:丽丽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被骗?陌生人是怎样哄骗小朋友的?被陌生人骗走会有什么后果呐? 小结:我们千万不能跟陌生人走。 |
幼儿欣赏事例 幼1:丽丽被坏人带走了 幼2:陌生人说认识妈妈 幼3:卖掉,见不到爸爸妈妈了 | 设下悬念,调动起幼儿的好奇心,接着运用直观形象法让幼儿欣赏事例请幼儿说说丽丽怎么被骗的,陌生人是怎样哄骗小朋友的,讨论被陌生人骗走会有什么后果,从而让幼儿明白跟陌生人走的严重后果,坚定了不跟陌生人走的信念。 | |||||||||
情境演示:讨论如何防范陌生人 (8’) | 1.联系生活,讨论如何防范陌生人。 师:那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才能不受骗呢? 老师表演情境,然后组织幼儿讨论: 2.在家门口玩,有陌生人要带你玩或去买好东西吃,你怎么办? 3.在商场,你和爸妈走失了,有陌生人要带你找爸妈,你怎么办? 4.在幼儿园,有陌生人来接你,你跟他走吗?你该怎么办? 5.你一个人在家,有人敲门怎么办? 小结: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有困难找警察和老师。 |
幼:不去,不和陌生人说话 幼:不去,找警察叔叔帮忙 幼:不走,向老师打报告 幼:不开门,打电话给妈妈,从猫眼上看 | 组织幼儿讨论,教师深入其中直接指导给予幼儿更多思考、与同伴交流的时间,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训练。 | |||||||||
活动反思:
|
备注:活动反思主要填写执教老师个人修改和完善的地方或者对本教案的修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