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寒风袭面,室内暖意融融。寒冬阻挡不了新魏幼课题组老师们研讨的热情,《依托整理活动提升幼儿自主生活能力的实践研究 》课题组成员于2023年12月8日下午齐聚多功能室开启了一场关于“建构区整理”活动的教研活动。
流程一:理论学习共提升。
书香浸心问,理想萦耳畔。为了更好地开展建构区整理活动,推动幼儿各领域的发展,黄蓉老师带领组内成员共同阅读建构区整理活动的相关论文,一起进行理论学习。活动现场老师们各抒己见,老师们认为文章中 “项目经理”带入角色进区整理,给整理活动创设了情境,值得以后开展活动时借鉴。同时,针对建构区整理的现状,老师们提出:“如何养成幼儿整理自主性? 7s整理是什么?”等一些困惑,学有所思,学有所悟,老师们借助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建构区整理明晰了方向,在阅读中也提升了教师开展整理活动的水平。
流程二:交流研讨再优化。
上午,老师们观摩了邹榴玉老师组织的户外建构区整理分享活动。中午,基于活动现场展开教研。首先邹老师对开放活动进行了反思,老师们针对中4班户外建构区整理活动现场,围绕“每个阶段幼儿的多元评价教师该如何落实?教师采用了哪些策略来支持幼儿参与建构的整理活动?”两个问题开始研讨,结合话题挖掘出建构区整理的亮点和优化建议。整个活动教师善于捕捉幼儿的整理问题,能以幼儿兴趣为切入点,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利用记录的方法梳理幼儿整理方法;建议邹老师课堂上游戏环节可以选择在室外开展,同时课前准备要充分,借助小黑板将孩子们整理的问题与方法及时记录;组织活动时要关注整理活动的连续性,将整理的方法运用起来。提出后续孩子们整理积木可先从整理方法再到整理速度,链接科学领域经验建议。
流程三:组长引领促成长。
活动尾声杨昕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引领;她认为:理论学习当中我们发现了新的整理方式例如“7S整理”,在实践工作中借鉴整理方法,提高幼儿整理能力。
本次课题组教研活动能帮助教师用先进理念指导自身实践,从而促进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尽管整理活动的疑惑很多,只要静心学习,在一次次活动中一定能够学有所获。
(撰稿:毛悦燕 摄影:毛悦燕 审稿:冯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