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安全工作计划
——二〇二三年—二〇二四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保护幼儿的生命”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尽管保护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幼儿来说尤为必要。幼儿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但远未完善,幼儿的可塑性很强但知识经验匮乏,幼儿的活动欲望强烈但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幼儿的心灵稚嫩纯洁但特别容易遭到伤害,生命的健康存在有时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必要前提。为此,保护幼儿的生命理所当然地成为幼儿园的首要任务。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成了家庭中人人关注的中心,他们的健康和安全时时刻刻牵动着教师、父母和祖辈的心。为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使孩子顺利成长,我们有必要制定一个安全计划,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保护自身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 一)培养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
1.外出不横穿马路,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眼睛要看红绿灯。
2.教育幼儿不要在公路乱跑、打闹。
3.教育幼儿安全出行。在坐电动车时能够主动佩戴头盔,知道头盔能保护自己。
( 二)培养幼儿防火、防电、防地震等安全意识。
1.防火安全。教育幼儿不玩火,不自己燃放烟花爆竹,学会打火警电话(119)。
2.用电安全,在家不要乱动电器设备,如果电器冒烟不要乱动,赶快请大人来切断电源。
3.防地震安全。知道地震时候如何保护自己。
4.防溺水。不要去水边玩耍,一定要去正规的游泳馆活动。
( 三)其它安全方面。
教育幼儿外出活动时不要追逐打闹。当有幼儿摔倒时候不能堆叠在幼儿身上,以防出出现危险。。教育幼儿玩大型玩具时要排队,有制序,不拥挤,一个挨一个玩。对于幼儿自身的安全,我们要时刻提醒幼儿自己的眼睛,小手等都是很重要的,我们要保护他们。在每天的活动中不捡地面掉落的物品往自己口鼻中塞入,引起窒息等危险。
三、具体措施
1.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小班刚入园的幼儿生活经验少,阅历浅,但又好奇,好探索,什么都想动一动、摸一摸、尝一尝,在活动中无力预测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的危险性,因此,事故常常会发生,作为教师要从防拐骗、防摔伤、防吞塞异物、防电、防交通事故等几方面进行教育,不断提高幼儿的自身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2.加强晨检力度,消除事故隐患。
教师在幼儿进入教室后进行二次晨检,要加强晨间检查力度,教育幼儿不带危险品到幼儿园(如别针、纽扣、尖针、小刀等物),防止异物落入鼻腔、口腔等,每天晨检时要注意幼儿带的物品。
3.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孩子体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一些体弱的孩子在参加活动的时候经常会被磕碰,而平时比较好动、顽皮、身体健壮的孩子意外受伤率却很低。分析其原因,不难发现,由于体弱的幼儿不爱活动,造成自身动作的平衡、协调能力差,遇到情况反应慢,容易受到意外伤害。因此,教师要增强幼儿的体能训练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4.家园联系共同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利用微信、家长园地,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向家长宣传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也能重视对幼儿进行安全、外出、保护自己的教育。对于一些好动,行为散漫的幼儿,更要加强家园之间的联系,共同为诱饵安全保驾护航。
总之,孩子身边的危险时会有的,但是我们要时刻关注幼儿,嘴边不断提醒幼儿远离危险,学会用简单的方法保护自己。
四、具体教育活动
1.一盔一带
2.保护眼睛
3.保护牙齿
4.安安全全滑滑梯
5.防溺水
6.不挤不抢有礼貌
7.马路不能这样过
8.嚼嚼碎,慢慢咽
9.上下楼梯的安全
10.讨人厌的流感
11.我不玩火
12.不乱吃食物
13.保护自己
14.寒假假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