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审议作为实施课程改革、提升课程质量的核心。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而对于如何有效地进行课程审议,老师们也都在不断地实践与探索中。为更好地提升主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2021年3月1日下午,在张留玉副园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参加学习了园本培训《课程审议的思与行》。张园长从三个问题开始进行了分享。
问题一:为何要进行课程审议?
对于进行课程审议的必要性,张园长分析了三点理由。首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其次,我国幼儿园课程没有统一的标准,幼儿园有很大的课程决定权。再者,通过审议及时改善和调整课程建构策略或方向,让课程更加适宜,让课程持续稳步地发展,从而保证和提升课程的质量。
问题二:审议的现状如何?
结合目前的情况,张园长做出了三点总结了:第一,审议的固定内容为主题回顾与下一主题或下一周;第二,活动预设审议过程中以分享式对话为主;第三,审议关注内容多于价值。
问题三:如何进行审议?
理清了审议存在的问题,明晰了审议的概念,那课程究竟该如何审?首先是前审议,前审议分为三步。第一步:明确分工、架构组织;第二步:价值判断、明确目标;第三步:对接目标、甄选素材。接着进入课程实施中的审议——审思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中审议也是分为三步。第一步:收集问题;第二步:分析问题;第三步: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通过一系列问题将实践问题与课程理论联系起来,明确实践问题所反映的课程原理,解释实践问题与理论之间的内在关系。明确课程理论对事件问题解决的指导作用。在实践问题解决的基础上丰富教育理论的实践内涵。最后进入课程实施后的“审议”——“看见”幼儿的成长。分为两步:收集成长信息以及评估三大要素,即对幼儿发展、教师专业和课程实施的审议。
教研审议是幼儿一段课程质量保障的关键,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通道与见证。如何做好课程审议工作,这是一个长期的课改命题,也是当下非常时期面临的挑战。但不管在何阶段都需要我们做到:把儿童装在心中,把《指南》落地于行动中,沿着寻找课程的生机与温度而努力。如此,质量不再是一个努力向上的词汇,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成长故事。
我们坚信:课程的起点是人,终点是人的幸福,而过程则是生命的幸福成长!教研审议就是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回归儿童立场,怀揣教育梦想与质量诉求,慢慢的让我们的课程重视幼儿的现实与精神生活,照亮他们的心灵,让其中每一个人的日子都“快活”起来。(撰稿:全钱玲媛 摄影:邹榴玉 审稿:冯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