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是幼儿教师走进幼儿心灵的主要手段,写好幼儿园观察记录是幼儿教师分析幼儿行为背后原因的一条通道,同时也是幼儿教师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如何观察?如何分析和记录?幼儿园观察记录都包括哪些方面的观察?每一种观察记录需要从哪方面来记录……一系列问题困扰着老师们。为解开老师们对于观察与记录的疑惑,2020年11月19日,新魏幼儿园开展了主题为“不同观察记录方法之解读”园本培训活动。
本次培训活动由施卫娟老师主持。任老师结合《观察:走进儿童的世界》一书,与新魏幼教师们共同探讨观察与记录的方法。本次培训共分为三大内容:
内容一:明确概念
如何观察?老师们首先就要明确观察方法的概念。施老师结合《观察儿童--儿童行为观察记录指南》中的观察方法的概念,提出观察方法就是在有了明确的观察目标之后,要怎么做而采用的一系列的程序或方式。同时施老师提出:不同的观察方法有着不同的内涵界定,引导教师们了解叙事法、表格法、图表法和取样法。
内容二:不同观察方法的使用技巧
不同的观察方法适合怎样的场景,使用时又有哪些注意点?施老师结合具体的观察记录案例,图文并茂地阐释了叙事法、取样法、表格法等观察记录方法的实操路径。
内容三:如何用好观察记录信息
观察记录信息须建立在对儿童的观察以及根据标准对观察做出测量的基础上,从而制定及时的和将来的对策。施老师用图标的形式阐释了运用观察信息的两种方式分别为:为评价儿童而观察和为制定课程而观察。在两种运用方式中,强调:观察是决断和行动的起点,决断是建立在标准上的精准解读,行动是制定和实施计划的关键。
通过本次园本培训,老师们对观察记录方法有了更全面、更透彻的了解。这对老师们来说,是一次很实用的学习,恰如一场及时雨,解决了老师们心中对于观察记录方法的许多困惑。
撰稿人:许坤芬 审核人:冯亚丽 摄影:许坤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