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2日下午,老师们追着孩子的步伐,又迎来新的体验劳动课程,此次活动我们再次相聚新魏,共同研讨。本次活动我们围绕三个内容开展。
内容一:课程前审,理清思路
首先由小班的朱老师分享了他们班的班本化课程《午睡时那些事》,朱老师聆听孩子心声,发现孩子们在脱衣服和叠衣服上有困难,为此开展了源于他们班孩子的课程;接下来是蒋京锦老师分享的中班班本化课程《暖冬之树》,课程起源于孩子的户外游戏时对植物的变化的发现,充分利用幼儿园园内资源,让孩子在体验过程中萌发对大自然的保护欲望;大班曹莲老师介绍的是班本化课程《我的年我做主》,在《拥抱冬天》的主题背景下,基于孩子们对年的兴趣,开展除旧迎新活动。
根据三位老师的课程分享,其他老师也围绕资源的价值与课程目标、活动与行为、线索与可能、资源与家园互动等方面展开研讨,其他老师根据自己各抒己见,帮助三位老师优化班本化课程。
内容二:现场练兵,提升技能
讲故事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幼教工作者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活动中老师们分别对《狼狼,你来了吗》和《一对捣蛋鬼》的故事画面及内容进行观察与分析,从颜色、人物、画面、语言、表达等方面解读绘本内容,从而更好地演绎绘本内容。
朱老师和张老师现场给我们演绎了《狼狼,你来了吗》,让我们感受到故事的精彩以及两位教师独特讲述故事。孙老师和曹老师现场给我们演绎了《一对捣蛋鬼》,两位老师生动有趣的讲述故事,让我们在讲述过程中能学以致用。
内容三:专家引领,总结提升
最后,王静老师对班本化课程和故事演绎进行了总结和提升。在实施班本化过程中,教师要理清资源,有效利用资源,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要有层次,内容要根据当下情景,满足幼儿的需求。在与孩子分享故事的时候,首先要对教材进行理解;其次,语言语气上要夸张;最后在有需要的可以适当加入节奏感。
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不仅对班本化课程理清了思路,如何去推进有了明确的方向,同时对绘本故事演绎也掌握技巧和方法,可谓是收获颇丰!
撰稿:蒋京锦 摄像:邹榴玉 审核:冯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