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课程班本化是指以班级为基点的园本课程实施过程。为进一步推进我园班本化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推广班本化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让教师成为课程的主人,让孩子成为发展的主人,2019年4月11日下午,新魏幼儿园开展了第二次班本化课程建设前审议研讨活动。
小2班班本化课程:小蝌蚪变形记
小(2)班的课程起源是在一次户外实践中,孩子们听到有“呱呱呱”的声音。于是孩子们产生了疑惑,到底是什么小动物发出的声音呢?孩子们走过去看到一些小小的黑黑的东西,于是产生了《小蝌蚪变形记》的班本课程。第一阶段是了解蝌蚪: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第二阶段是蝌蚪变形记:小蝌蚪的变化、如何换水、蝌蚪吃什么等问题。
中3班班本化课程:你好,蚕宝宝
中(3)班的课程来源于一本绘本《蚕宝宝长大了》。这本书在自然角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于是《你好,蚕宝宝》的班本课程随之产生。此次课程分为三个部分:1.知识信息积累;2.探索阶段;3.感受阶段。本班教师将从蚕宝宝生长、结茧、抽丝等过程进行,让孩子感受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轮回。
大4班班本化课程:发豆芽
大(4)班的内容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通过一次中午喝豆芽面筋汤而来。有孩子问这个豆芽是怎么长出来的?它长在哪里呢?于是产生了《发豆芽》这个课程。主要通过信息收集:收集什么豆可以发芽,发芽的步骤等。实验探究:探究发芽的条件,发芽的步骤等,并且结合孩子们兴趣点开展了绘本、科学、谈话等课程,让孩子们从多方面深入了解《发豆芽》这一有趣的课程。
最后,研讨时各位老师结合自己的课程经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三个课程内容的形式、过程,并给予了很多建议。同时张园长也提问老师们在生成班本课程前应该如何设计调查表,关注的重点从何引发?同时要求老师们关注到孩子们的兴趣、需求、问题等,根本还是从幼儿的角度出发,研究方向围绕幼儿展开,才能真正体现幼儿为本的理念。
本次活动又是一次对班本课程的深入了解,同时我们也深知班本化课程建设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思考和不断提高的过程。
(撰稿:张钰 摄影:张钰 审核:冯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