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实际基础是班级,课程的研究和实践应该以班级为基点。通过之前的班本化课程建设前审议研讨活动,教师们对班本化课程的开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思路也更加清晰,中(1)班的《孵小鸡》课程也紧跟我们研讨的步伐开展起来了。
一、发现问题
在中(1)班的阅读区里有一本绘本《鸡蛋哥哥小组》,里面的三个鸡蛋是通过同伴压破、石头撞破、被乌鸦啄破这三种方式破壳。这引起了小朋友的质疑:鸡蛋破了不是蛋黄吗?鸡蛋是鸡妈妈孵出来的不是这样戳破的?鸡蛋是鸡宝宝自己用嘴巴啄破蛋壳出来的……面对孩子们的质疑,基于幼儿的兴趣,我们开展了《孵小鸡》这个班本化体验课程。
二、寻找答案
《孵小鸡》课程开始了,小朋友们对孵小鸡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鸡蛋都能孵出小鸡?”“我们要怎样孵出小鸡?”“孵小鸡要怎样的鸡蛋?”……
为了让幼儿了解更多孵鸡蛋的知识,2019年3月6日,中(1)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同来到幼儿园附近养鸡场。有小朋友就争先恐后地跑到鸡棚旁边,他们边看边讨论着:“浠浠说:‘这里有好多鸡啊!’,伊伊说:‘那边的母鸡蹲在角落里是不是在孵小鸡啊?’,俊俊指着一个地方说:‘你们看,那个白菜那里有一个鸡蛋。’……”有些小朋友则还围着养鸡的叔叔不停地问:“叔叔,你这里有鸡蛋吗?怎样的鸡蛋能孵出小鸡?小鸡是怎么孵出来的……”
在短短的二十几分钟的时间里,小朋友们观察着鸡生活的地方,向养鸡叔叔了解各种孵鸡蛋的信息。
参观鸡棚正式开启了中(1)班的《孵小鸡》这个班本化课程,随着课程的开展小朋友们还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需求,后期中(1)班的老师将基于幼儿的问题和需求继续推进课程。
(撰稿、摄影:孙俊洁,审核:冯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