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长三角幼教观摩学习教案
中班数学活动《好朋友》
盐城市幼儿园 陈莉萍
活动目标:
1、能按照物品的外表特征和内在关联进行匹配。
2、尝试根据物品的用途进行分类。
3、体验帮助朋友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认识图片中物品。2、U盘、音箱、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一样的朋友
1、找找朋友:桌上有一些漂亮的图片,请你选一张并为它找一个好朋友。
2、说说朋友:你为什么找它做朋友?
教师小结:它们的形状、颜色、图案、大小是一样的,出现时都是成双成对的,所以它们是好朋友。
二、关联的朋友
1、配配朋友:它是谁?它的朋友是谁?你为什么让它们在一起?
2、帮帮朋友:它们的朋友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帮帮它们。
教师小结:它们虽然颜色、图案、大小和形状不一样,但是它们在使用时谁也离不开谁,所以它们也是好朋友。
三、同类的朋友
1、认认标记:今天好朋友要去开舞会了,都有哪些厅呢?(辨认各厅的标记)
2、送送朋友:它们应该到哪个厅呢?请你送朋友到相应的舞厅。
四、朋友开舞会
请你跟你的好朋友一起参加舞会吧。
大班科学活动《天气预报》
徐州市西苑二小附属幼儿园 范凯
活动目标:
1、感知天气预报与人类关系,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元素,有随时关注天气预报的意识。
2、尝试自己设计表现雨天天气的图标。
3、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及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有软磁条的方形纸片、黑色记号笔15支、磁性黑板、地垫16个、天气预报图表2张(空白、三天的、一天的)、磁铁、多媒体设备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情景的方式引导幼儿萌发了解天气预报份愿望。
师:情景游戏《去公园》
怎么样能知道明天的天气呢?(看电视、电脑、手机、听收音机)
二、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元素,感知天气预报带来的好处。
1、探索天气预报的基本元素。
师:天气预报怎么说?你听到了什么?(时间、天气情况、温度、风力,教师用做好的元素纸片展示在黑板上)
2、情景感知提前了解天气带来的好处。
师:既然明天是个好天气,我们就去公园吧!准备游戏!
三、设计用简单的线条表现下雨的图标。
1、以情景引导幼儿巩固对天气预报元素的掌握。
师:徐州的小朋友要准备出去秋游,我们提前棒他们了解一下天气情况,看看哪一天适合秋游,好吗?
2、设计下雨的图标
师:这个天气情况和我们平时画画有什么不一样?(它只用一种颜色的笔画,不用涂颜色)
3、从图标中分解大雨和小雨
师:你觉得哪个图标表示雨下的比较大?哪些比较小?为什么?
4、通过听广播把大雨小雨的图标分别放入对应的表格内,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天气预报元素的掌握。
5、尝试设计雷阵雨的图标。(播放雷阵雨的课件)
师:这种雨和刚才的雨有什么区别?怎样表示呢?和小朋友商量一下。谁来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画?
6、体验帮助他人的喜悦。
师:你们帮助我完成了天气预报图表,也帮助了徐州的小朋友,让他们知道未来三天的天气都有雨,不适合安排秋游,谢谢你们!
四、延伸活动
雾天天气图标的设计。
大班综合《我的身体会说话》
上海市东方幼儿园 刘树樑
活动目标:
1、寻找探索生活中常用的手势和肢体语言所代表的含义。发现用身体说话的乐趣。
2、尝试与同伴合作游戏,知道在有些情况下用身体说话更有用。
活动准备:
1、对生活中常见的手势、肢体语言有一定的了解;认识时钟的整点、半点。
2、KT板制作的大型绘本《动物王国》、印有小动物、时间、地点等卡片若干、部分电脑多媒体图片、一段股市内手势传达信息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手势和肢体语言
1、教师使用手势示意幼儿向其他老师问好。
师:这就是手势。只要一些手部动作就可以表达你的意思了。生活中手势无处不在,你们还知道什么手势呢?
2、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并讨论、
师:有的时候,手势加上一些肢体动作就可以更清楚的让别人知道我们的意思了。
二、解读绘本,尝试解决动物王国内的问题
1、《动物王国》故事背景介绍
2、出示小猴和小松鼠的图片
师:原来可以用简单的手势告诉对方自己要干什么。
3、出示猫头鹰和狐狸的图片
师:我们有的时候也可以用手势来表示数字。
4、出示小猫和小狗的图片
师:手势有的时候还可以表示符号。
师:你们真棒,用简单的手势和动作就帮助了动物们。回到教室以后,也请你们把刚才做的动作记录下来,做成一本《动物王国指南》送给动物们。
三、理解游戏规则,合作完成游戏
1、介绍游戏规则。
2、各组分别上台表演。
四、观看视频并讨论
1、观察并尝试理解视频。
2、小结:在一些特别吵闹或者特别安静的地方,用身体来说话会更好。
师:手势需要有彼此的默契,同样一个动作用的时间长了,人们就都知道它的意思了。在需要的时候就用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了。
师:生活中的残疾人,聋哑人很不幸,上天剥夺了他们的说话能力,但他们同样需要沟通,感谢手势给予了他们表达自己的机会。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眼镜》
上海市东方幼儿园 刘树樑
活动目标:
1、以游戏“密室逃脱”为线索,探索不同的滤色片组合,初步感知立体图像的有趣现象。
2、寻找逃出“密室”的方法,体验“有限的时间”概念和发现“逃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情景准备:封闭的活动室(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陌生的环境),灯光略暗。
2、材料准备:(1)教具:《密室逃脱》PPT、盒子、开门用钥匙、双色点阵图(其中某一色为数字形状)3张、二维码图片(含立体图像)三张三组
(2)学具:红蓝滤色片若干、记录纸笔、有框无镜片眼镜人手一副
活动过程:
一、密室规则
1、密室外引导:今天我们去玩一个好玩的“逃出密室”游戏,有谁知道“密室”是什么意思?待会儿进入密室必须了解游戏的要求,才能寻找逃离的好方法。
2、倾听神秘者的叙述,熟悉周围环境。
3、幼儿人手一个眼镜框,集体讨论:这幅神奇的眼镜神奇在哪里?
4、游戏开始
二、密室解谜
(一)单色滤色片解谜
1、师:先去找找桌上有什么秘密吧?
2、幼儿操作。
3、集体讨论:你们看到了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原来戴上红色的镜片就能把图片的红色去掉,看出另外一种颜色来了。
(二)解密码锁
1、猜测三位数字。(屏幕出现三张图片分别对应三个数字)
2、按照幼儿的各种解锁思路,教师操作课件,直至解开密码锁。
(三)双色立体图片解谜
1、(屏幕出现三张二维码立体图片)观察三张双色立体图片寻求解谜途径。
2、(屏幕出现倒计时14分钟)幼儿操作。
3、集体讨论:你们看到了什么?采用什么方法看出来的?
小结:使用两种颜色镜片就能看出立体图像来了。
4、引导幼儿观察三个“线索”进行回忆和联想,找出钥匙盒。
5、屏幕出示六个盒子的图片,利用立体眼镜观察。
6、打开正确的盒子的图片,找出钥匙。
三、“逃出”密室:带领幼儿“逃出密室”,激发幼儿再探索的热情。
小结:今天我们的冒险旅途很刺激,但也同时学到了不少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