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设计组织的路径解析
江苏省常州市三井中心幼儿园 徐英
一、明晰区域活动内涵,有的放矢
区域活动:幼儿自发的游戏场所。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划分一些区域,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按照自己的医院和能力,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操作、探索和交往,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一种学习形式。
福禄培尔:将教育的内容系统化为一套可操作的恩物玩具,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准备的环境”,这就是区域的雏形。
20世纪,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创造了一套自己感官的敏感性和思维训练的操作材料,这是活动区的操作形式。
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开放教室”,美国的游戏区,区域活动基本成型。
区域的分类:
1. 表现性活动区:成果即时表现出来。角色区、表演区、建构区、美工区。
2. 探索性区域::智力游戏去、科学区、沙水区、种植养殖区
3. 运动型活动区:固定运动区、可移动运动去写、自然游戏区
4. 欣赏性活动区:阅读区、展示区
区域活动的特质就是:自主、自由、自选和探索。
幼儿的游戏精神:自由 自主 创造 愉悦
有纪律 有规则 有个性 有收获
优质活动区的三个功能定位:
幼儿个性化的学习场所——学习性区角,阶段性学习目标
发展社会性的交往场所——社会性区角,角色区和生活区
体验快乐的游戏场所——游戏性区角 长远性目标(建构区)
二、把握区域特质,量体裁衣
在幼儿园中,对区域活动的内容设置主要包括数学区、科学区、建构区、角色区等,每个区域又会因为各个区域特质不同而影响到教师对于区域设置数量和每个区域人数的考虑。如各个年段区域设置的要求如下:
年段 |
数量 |
主要内容 |
社会交往类 |
生活服务区 |
|
大班 |
7—9 |
根据班级人数制定,保证每个区域有5、6人在游戏,不拥挤能互动。 |
建构区、语言区、美工区、音乐表演区、科学探索区、生活益智区、运动区、自然角 |
1-2个 |
生活化 真实性 体验性
|
中班 |
7—9 |
1-2个 |
|||
小班 |
5—6 |
2-3个 |
智力游戏去(数学区)小游戏玩出大智慧
提供数学领域智力游戏的相关材料,引导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开展数学和、智力将活动。引发幼儿对玩具材料进行感知、探索,形成各种认知经验,发展思维模式和智力品质。管制游戏规则、多种玩法的呈现不通玩法渗透规则的意识。
科学区:是幼儿开展科学活动的区域,为探究体验、发现生命、物质、地球语空间、科学技术几大方面的知识、材料,机油可操作性和丰富性的特点。现有问题,再有探索。
建构区:是幼儿通过操作各种基本元件材料进行结构游戏的场所。既可以在桌面进行造型游戏,也可以再地面进行造型游戏。标准单元积木的构建,有标准意义的建构能力。彩砖、塑料积木的辅助。
阅读区:小窗口看大世界。获取信息量的过程,“图书医院”修补图书。强调舒适、温馨,与其他区域的整合。
美工区:丰富材料配备,创意与技能技法。使幼儿用另一种方法进行自我表现欲表达的活动区域,主要诱发两种活动,一类绘画。活动、一类手工活动。
角色游戏区的常规设置
角色游戏区:体验多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活动,游戏主题和情节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吸引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两大要素是:主题情境和实物模拟。即使是同一个游戏区域,在游戏的内容的深度上也会因年龄段有所差别。以角色区为例,主要表现如下:
年段 |
区域内容 |
目标设置 |
大班 |
超市(学习用品专区、家乡特产专区、 季节酬宾专区) |
物品分类摆放、简单价格计算、角色扮演、语言交往 |
银行 |
银行作用、银行规则、银行潮流 |
|
邮局 |
邮局功能、写信寄信、快递业务 |
|
服装店 |
服装分类、任务分配、语言交往 |
|
中班 |
美食店(小吃店、火锅店、寿司店、冷饮店、烧烤店) |
制作、买卖、语言交往 |
理发店(洗发、剪发、烫发) |
角色扮演、动作模仿、语言交往 |
|
小班 |
医院(门诊、输液室) |
角色扮演、人物对话 |
娃娃家(厨房、客厅、卫浴、卧室) |
角色扮演、语言交往 |
自然角创设建议表
区域名称 |
提供材料 |
指 导 要 点 |
||
观赏区 |
季节 |
春夏季:杜鹃、海棠、康乃馨,秋季:一串红、菊花、水仙、风信子 |
观察、记录当季的花卉、花朵的形状、花期等。还可以根据植物的喜阴、喜阳分类摆放或贴标签 |
|
其他 |
猪笼草、含羞草、金钱草 |
|||
种植区 |
小 班 |
大蒜、豆类 |
人手一盆。集体播种,土栽、点种,贴上名字或喜爱的标志。观察发芽、生长情况,进行简单的记录和护理。 |
|
中 大 班 |
大蒜、豆类(花生、蚕豆、绿豆、四季豆)、菜类(黄瓜、西红柿、青菜、丝瓜)、根茎类(芋头、红薯、土豆)麦子、 |
小组合作播种,撒种、栽种,贴上小组的名称。小组成员轮流进行护理,集体记录、测量。 |
||
饲养区 |
水 |
金鱼、乌龟、龙虾、螺蛳、螃蟹 |
小托班以观察、引起兴趣为主。中大班参与喂食、换水,尝试总结各种动物的食物、睡眠、饮水等习性的了解。 |
|
鸟类 |
鹦鹉、画眉 |
|||
其他 |
兔子、松鼠、刺猬、仓鼠 |
|||
干 果 杂物区 |
水果 |
苹果、梨、葡萄、石榴、 |
了解秋天成熟的水果,中大班可以设谜语,让幼儿猜谜。 |
|
农作物 |
大栗、山芋、水稻、南瓜、荸荠、 芋头,棉花 |
进行分类、图片实物的配对。 |
||
杂物 |
小果子、小花、石子、树叶、 |
树叶、花朵的配对游戏,可以和图片或者幼儿园的实物。 |
||
种子 |
豆类、花生、红枣和各类干果,各类调料,各类花茶 |
观察、触摸、闻嗅、品尝用各种感官感知 |
||
实验区 |
水培 |
吊兰、洋葱、土豆、芋头、绿萝等用透明瓶子装 |
观察了解植物的根、茎、叶。 |
|
发芽 |
绿豆、黄豆、蚕豆 |
观察各种豆豆发芽的部位、快慢、长势的实验 |
||
向光 |
绿豆、黄豆 |
自然状态、密封、盒子挖孔,进行对比性实验。 |
||
环境 |
豆类 |
泥土、沙子、水里,暖棚实验等了解那种环境更适合植物生长。 |
||
三、设置空间布局,合理规划
区域的合理布局对幼儿区域活动时是否方便、受干扰与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区域布局时,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动静分开:区域分割要一目了然,兼顾游戏的隐蔽性和开放性。活动量大、音响效果强的区域安静、专注的区域相对分离。动态区域:表演区、建构区、角色区、,静态区域:科学区、益智区、阅读区、美工区。如表演区、运动区与科学区、阅读区相对隔离,以免互相干扰,又要兼顾区域间的互动。
2.兼顾互动:区域与区域之间存在某种前后、因果联系,相对集中方便互动。如银行旁边设置超市或服装店,取钱后进行消费。
3.就地取材:课程中人手一份的活动材料与区域中投放的一定数量的其他材料要邮寄整合,方便取用。如人手一本幼儿用书放在阅读区,可以阅读教学上的内容进行延伸学习,也可以选择其他绘本编讲。如美工区有二人手一份的美工材料如勾线笔、剪刀、油画棒水彩笔,还有少量的各类包装纸、包装袋、瓶瓶罐罐等聚集在一起方便取用。
5.区域标识:
清晰标识性的环境:区域牌、区域标识、进区卡;
到位支架性的环境:人数提示:情境提示、操作提示。
另外关注:
1.根据幼儿发展、研究动态和本班班本特点确定开放的重点区域和次重点区域。
2.考虑本班幼儿人数与男女生比例。
3.各年龄段创设区域的重点:小托班:区域化的一日生活。中班:进区卡、人物卡。大班:区域之间的联动。如阅读区理解故事,表演区表演故事。
四、提供操作材料,多元互动
材料是决定幼儿在区域中能否活动起来以及活动质量高低的重要内容。在对区域特质进行明晰,并对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后,教师要开始思考各个区域材料投放的问题。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立足幼儿,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材料的生态性
材料的可变化性和成本是创设区角不可忽略的元素。材料的生态性降低了课程的财力和人力资源的成本,同时使儿童的活动体现出体结构的特征。如奶粉罐、牛奶桶、瓶子、纸杯、报纸、废旧笔芯、水果网兜、硬板纸、喜糖盒、鞋盒、购物纸袋、废旧的电动玩具等。
2.材料的情感性
兴趣和情感是儿童学习的动力,材料只有在儿童操作和摆弄的过程中产生意义。要力求将儿童经历过的生活素材和有意义的信息融入在材料中,赋予区角材料鲜活、生动的情感意义。如大型的风景图片、好朋友的照片打印、塑封、拆分进行拼图。
3.材料的多元性
尊重儿童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需要,去交材料应包含认知、运动、生活、科学、社会等多元价值。同时,从教育的效果出发,尽可能的在一个游戏中融入多元价值,以充分体现区角活动的意义。
4.材料的低结构化
游戏材料:对已有经验的创造性表现,探索材料: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能有所新发现。作业材料:对已有知识的测查和联系。高结构材料中预设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活动方法有设计者限定,结构也固定。而低结构材料是自由开放式投放的材料不设学习目标、活动方式有无限多种可能性、活动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建议多使用生活中的自然物或者原始材料。
5. 材料的替代性:教师们不惜花费太大的代价去寻找材料以支持一个游戏的主题。许多人知道,高水平的游戏中儿童经常会使用一种物体去代表另一种物体,儿童能使用物体、行动语言来代表另外的东西。这就是符号功能。
6. 材料的开放性:封闭性的材料只能教会儿童正确使用材料,虽然玩排图和配对游戏没什么不妥,但这些游戏材料都是封闭性的。开放的材料能使儿童较少感到挫败感,有助于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积木、道具服装、厨房用品、美术工具、书写工具。许多教师发现,在箱子里放一些零碎的东西(如各类盒子、手纸卷筒或布头),提供胶带和订书机以及其他你能固定的材料,可以使儿童制作或搭建与游戏主题相关的道具,以支持自己的游戏。
7. 材料的变化性:对儿童来说:材料变化太多,会应接不暇,对教师来说,工作量太大劳心劳力。教师,因根据俄儿童在每个区域的参与程度来推断是否需要改变。定期更换游戏材料以及增加额外的材料,能激发儿童对某个区域产生更多的兴趣,有助于儿童进行多种多样的组合型游戏。在积木去防止卷尺和码尺,在美食店摆放烹饪书和超市广告单。环境创设作为教育的“隐形课程”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每一位幼教工作者都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将对区域活动特质的明晰、合理的布局,材料的适宜投放作为区域环境创设的重要抓手。由此我们才能创设出不仅凸显区域特质,同时更能服务于幼儿、发展幼儿的区域活动环境。
五、观察游戏现状,发展适宜
1.混乱失控的游戏
观察要点:
儿童的声音很大,音调很高;
肢体接触较多,有时儿童的行为处于危险的冒险行为的边缘;
有时看见极端的欢闹——儿童不可控制地大笑和咯咯微笑;
争议较多,经常导致身体伤害或情感伤害。
指导要点:
不是单纯地干预、打断儿童的混乱失控游戏。将儿童分开、将材料拿走或者结束游戏应当是最后的选择。
建立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模式,“我用何种方式进行干预才能使儿童的游戏发生改变?我应该为儿童提供什么方法、材料或者我该如何参于才能使儿童的游戏变得安全和受控制?”
当面对混乱失控的游戏时,教师不应该武断地将这种游戏视作儿童的行为问题,有些教师对此的反应是用纪律去约束游戏中的儿童。教师可能会将儿童分开,让他们停止游戏,坐在安静的区域中,或者让他们进行别的活动,成人没有必要完全终止游戏。
促进儿童游戏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儿童进行更高水平的游戏,而为儿童营造一种控制感和稳定感可能会更好地转化这种混乱失控的游戏,从而帮助儿童进行更为复杂的游戏。
案例:
玛老师,将感知游戏桌倒满沙子,并且在沙子上放了小型的塑料铲子和容器。她觉得儿童会用这些东西探索沙子的量并且估计多少铲沙子能填满某一容器。“从第一天开始,儿童在感知游戏桌玩游戏时就不是积极的。但当儿童越来越用力挖沙子时,安全问题就出现了。沙子被弄得到处都是,有的弄到儿童的眼睛里,有的弄到地上。儿童在撒了沙子的地上行走还很容易滑倒。儿童的声调很高,挖沙子的动作很大,笑声和叫声变得歇斯底里起来。”玛老师和她的同事尽量站在一旁提醒儿童行动温和一些,并且向儿童描述沙子的外观和触感,但都起不到什么作用,这样的行为每天都会发生。
玛老师和她的同事想出了好的办法,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改变游戏条件使儿童进入另一游戏水平、并且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游戏兴趣的玩沙游戏。
玛老师和她的同事认为他们需要向儿童清楚说明让他们挖沙玩得理由。他们去图书馆借了一些关于考古学的书。他们讲这些书念给儿童听,让他们知道人类是如何在土壤中发现动物遗体的以及这些动物遗体可以为科学家提供信息,让他们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地球上的生命。然后,他们将小动物和小恐龙玩具埋到沙里,鼓励儿童小心地将它们挖出来,就像书里的考古学家所做的那样。他们将玩沙用的工具、铲子和容器,换成了小刷子和勺子,这样可以让儿童更为仔细地挖沙,并且能够更多地运用小肌肉动作技能。一旦在沙里发现了小玩具,儿童会将他们按照动物的类型、体格大小、生活的时代分类,并且制作表格记录自己的发现。每天都有一名教师在儿童的“挖掘地”附近,协助儿童对自己在沙中的发现进行分类和记录。教师增加了这一活动的复杂性,提高了儿童在活动中的认知性的参与以及体能方面的挑战,因此平息了儿童过激的行为。
2.简单、重复的游戏
观察要点:
简单游戏中很少存在安全和噪声问题,很容易被教师忽略。
游戏经常包含重复行为,并且参与度不高。
游戏则过于简单,并且缺乏想象。
如:在角色扮演时,一名儿童可能会说:“你上次当了妈妈,记得吗?现在该轮到我了,你可以当姐姐,可以吗?”简单游戏也不需要持续的、创造性的游戏所需要的思维、问题解决及其他认知能力。
指导要点:
提供建议或材料,让游戏生长新的情节或任务。
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更高水平的游戏
案例:
雷和安在班级的角色区中一起游戏。黛老师走过来,坐在桌子旁,问:“你们女孩子在做什么呢?这两名女孩很快就给老师拿来了杯子,说:“这是橙汁。”还拿来了装着塑料披萨饼的盘子。黛老师假装喝橙汁、吃披萨,并且和女孩子们谈论吃的是哪种披萨以及她们还会制作什么食物。这两名女孩一边回答老师的问题,一边重复前面的动作。
当教师发现孩子们正在进行简单游戏时,应该帮助她们发展她们的重复行为,使她们的游戏在智力上更具有挑战性。那么,在儿童进行角色游戏或使用象征性的思维时,教师可以提供建议或材料,或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更高水平的游戏。
黛老师建议孩子们,他们可能需要去超市购买一些不同的食材来制作食物。她大声地问他们是否需要制作一份购物清单。女孩子们热情地回应他,并且让黛老师帮他们在一张纸上写下一些食材的名称。黛老师鼓励他们找一下角色扮演区中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来当他们“购买”的食材。然后,她给他们提供了购物袋、购物清单,送他们出发去购物。这两名女孩的活动持续了大约15分钟,并且即使黛老师正在教室的另一头指导别的孩子的游戏时,他们也走过去征求他的意见。
在上述案例中,黛老师注意到孩子们关于提供什么食物的想法其实是很局限的。于是,她决定为孩子们提供一些建议,看他们的游戏是否会超越简单、重复,而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有吸引力。黛老师能够为女孩子们的游戏提供想法和建议,促进他们的游戏深入发展,使他们的游戏更有意义、更具有参与性。
往往这类简单游戏比较让老师忽略,这样,儿童就不能获得老师的支持,从而无法获得更加有益的游戏经验。要想能够识别简单游戏,教师需要仔细地观察儿童的游戏。在儿童游戏时 站在一旁观看、聆听,有助于教师了解儿童游戏中互动的质量。
3.富有成效的高水平的游戏
观察要点:
无论是15分钟还是1个多小时,儿童都能高度参与到游戏中。
儿童相互分配角色并且在游戏中扮演角色。
即使存在异议也不会出现行为问题,儿童会通过协商和妥协解决争议,协商的过程通常时间较短并且能达成一致。
富有成效的游戏的噪声水平合理,并且在他人善意提醒时较易安静下来。
有特定需要时,会向教师寻求帮助,如需要某件物品去完善游戏,或者需要教师帮助解决争议以便游戏能够继续下去。
儿童会邀请教师观看他们的游戏、批准他们的做法和提供反馈意见,然后儿童会继续自己的游戏。这种游戏很少需要教师持续介入。
儿童使用材料的方式富有创意。游戏时,儿童不一定需要真实物体作为道具,因为他们可以将一小块积木当做手机或将拼插在一起的方块当做灭火用的水管。
这样说来,大家可能觉得这样的高水平游戏多发生于角色游戏中,其实不然。这些不仅仅发生在角色游戏中,也发生在积木游戏中。如:一个孩子可能会就积木的搭建提出建议:“我知道。让我们建一座大碉堡吧!”这个还可能会给其他儿童提供建议,让他们将合适的材料搭建成一个不错的设计:“不,不是这样的。应该把这个摆在上面,这样汽车就能够进去了。”其他儿童经常会接受这些建议,心甘情愿地加入,并且表现出维果茨基所说的自我调节能力。(最近发展区)
当儿童参与到高水平的游戏中时,你会发现他们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复杂的游戏体验当中的。他们就像“赛场”上的运动员一样,或者就像米哈里.奇克森特米哈伊所说的,他们正在进行“心流的体验”。
高水平的游戏就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它能够为儿童提供这样一种体验。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在进行复杂的、高水平的游戏时,表现超出其实际年龄,看上去就像是比本人高出了一截。这就是为什么当儿童在进行高水平的游戏时,教师不会看到太多的行为问题发生的原因。儿童充分地参与游戏,运用大量技能以及认知和社会能力。
指要点导:
思考支持高水平的游戏有哪些条件,以及要创设一个能够促进儿童想象力、值得儿童感兴趣的环境。
在各个游戏区提供一批有趣的、组织有序的玩具材料,创造一个固化的游戏经验,为儿童游戏的深入发展提供充足的时间。
教师的角色也不能忘却。虽然高水平的、复杂的游戏没有教师的介入也经常很成功,但是教师仍然需要和儿童交流互动。